10月28日,《天津日报》刊发我校经济学院院长梁学平教授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社科专家学习圆桌会观点。
梁学平指出,唯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发展中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接续推出有力度有温度、可感可及的民生政策,才能让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要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加快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关键着力点。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优先位置,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稳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持续扩大就业容量。缩小差距是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主攻方向。要完善按要素分配与按劳分配相结合的体制机制,加快形成“调高、扩中、托低”的再分配机制;加快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优化区域经济布局,深入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促进区域联动发展。
报道原文如下:
以人民为中心推动共同富裕
天津商业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教授 梁学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谋划‘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不忘初心,把造福人民作为根本价值取向,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稳步推动共同富裕”。唯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发展中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接续推出有力度有温度、可感可及的民生政策,才能让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只有做大做优经济发展的“蛋糕”,才能为共同富裕奠定坚实物质基础。我们要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全面塑造经济发展新优势;加快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促进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关键着力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我们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优先位置,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稳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持续扩大就业容量,实现稳就业和高质量就业,着力绘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美好生活图景。
缩小差距是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主攻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自觉主动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分配差距”,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促进城乡融合发展,要增强区域发展协调性。我们要完善按要素分配与按劳分配相结合的体制机制,加快形成“调高、扩中、托低”的再分配机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优化区域经济布局,深入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促进区域联动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