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商优秀老教师】默默耕耘不倦怠 治学育人无折扣——记我校退休教师刘隽亭

来源: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作者:马葆菁  编辑:王琳  发布时间: 2019-03-08 浏览数:


阅读完厚厚的一沓背景材料,带着精心梳理的采访提纲,笔者在商大南院的老年活动中心见到刘隽亭教授。采访过程中,他笑着说,“我平生只干三件事:读书、教书、写书”。凭着严谨治学“一根筋”劲头,他全情投入工作,曾连续三年被天津市教委授予“三育人”先进个人、连续两年被天津市总工会授予“八五”立功奖章,被国家教委和人事部联合授予“全国优秀教师”光荣称号。如今他已光荣退休,年过花甲,有了白发,但依然眼神明亮、精神抖擞。

全力高考,一腔热情点燃三尺讲台

1977年10月21日,对刘隽亭而言是个不寻常的日子。这一天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报国务院恢复高考的文件,身为武清县和平庄大队广播员的他,正值23岁。他每天白天去“三夏”、“三秋”现场、农田基本建设工地采访好人好事,对不良行为撰写批判小评论等,在本村广播的同时,向公社有线广播站供稿。每晚负责做好村党支部支委会会议记录,书写大队通知并及时播出,晚上便住在广播室,每天忙得不亦乐乎,但心中要上大学的“涟漪”依然被激起。白天工作得照常,所能有效利用的时间只剩每晚22点至早晨6点半,他每晚等支委们散会后,在大队广播室摊开书本,文史哲课本一目十行浏览重点默背,数学题一道接一道地做。困得实在坚持不住了便和衣而卧,却不敢一觉到天亮,“睡多了一个小时都是奢侈”。整整49天,万籁俱寂的夜晚,大队部电灯因刘隽亭彻夜长明,他不知掉了几斤肉。破釜沉舟式的努力没有白费,他终于被录取到山西财经学院财政金融系,有幸成为570多万考生仅录取27万人中的一位。父母专门屠宰家中一口100余斤重却尚不足龄的生猪,来宴请亲朋好友,比过春节还热闹。直到现在,那年的高考作文题《宏伟目标鼓舞着我》他还记得清清楚楚,那也是他的写照。

大学时光一晃而过,面临毕业就业的刘隽亭为了照顾一直砸锅卖铁也要供他读书的父母,放弃了去外地银行的发展机会,选择留在天津,来到刚刚从中专升格为大学的天津商学院任教。回忆教学生涯最困难的时期,刘隽亭说是九十年代,受市场经济大潮冲击,学校面临师资缺乏困境,《货币银行学》一门国家教委指定的核心课程课由他独自支撑八年。一周最多排满22节课,一天曾上10节课,上到口干舌燥丧失喝水的力气,但依然将热情倾注课堂,他为全校经济、管理类的学生累计授课331个班13270人次,标准学时达10730个。“讲台就是我的舞台,要让学生信服,也要让同行服气。”对待教书,他从不含糊,电子化设备未普及的年代,每节课五六千字的教案全部一笔一划手写。“每堂课都是‘干货’,绝无废话”是他对自己课堂的评价。比起教书,他更看重育人。“不能只做一个教书匠。”他将独立思考视为大学生最重要的品质。课堂上,他循循善诱,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也常常将自己做过的论文专题挑拣一部分观点融入课堂与大家讨论互动,同时在花名册严格记录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期末阅卷,他看到学生另辟蹊径的答题思路往往会打出更高的分数以资鼓励。

锐意科研,漫漫长夜见证累累硕果

刚开始,刘隽亭在老主任高秀波的提携引领下迈上科研之路。“可以说他就是我的恩师,后来他病重时,怀着感恩之心,我做到了如对亲人般的照料。”他发表在天津商学院学报的第一篇论文《论乡镇企业纯收入分配》就幸得恩师指点,给了他继续前行的动力。俗语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刘隽亭慢慢在摸索学习的过程中,有了自己收集信息,理解消化的一套方法,渐渐地开始独立挖掘课题做研究,并开始以发表文章的篇数与质量检验自己每一年的工作成绩。截止退休,他公开发表科研论文65篇,其中发表于《财政研究》、《税务研究》等核心期刊28篇,CSSCI来源期刊14篇。主编教材及工具书7部,撰写学术专著6部,累计撰写并出版305万字。主持并完成省部级课题三项,《新税制通论》获国家税务总局首届优秀教材成果奖。

谈及自己最印象深刻的一部著作,刘隽亭马上就提到了《纳税避税反避税》一书。该著作荣获天津市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与魏胤亭,孙钰,寇小萱四人实现建校22年获省部级社科二等奖零的突破。他告诉笔者,灵感是在一次去南开大学开会,与同行的聊天中受启萌发的,针对国家最新出台的税收政策,利用反向思维科研。确定科研课题后,他开始留意专业领域报刊杂志的一切前沿信息,同时定时向统计局,税务局收集最新数据,委托身边朋友提供企业资料,拿到第一手资料后历时一年多潜心研究后成稿,不过好事多磨,后因出版政策延期继续修改,39万字的精心撰写没有付诸东流,半年后如愿出版。以上只是其科研工作的一个缩影,由于身兼教学任务和行政工作,白天没有时间搞研究,而科研时间也需要保证住,他往往深夜还在挑灯阅读文献资料,撰写文稿。在刘隽亭看来,“黑夜给予他灵感,让他更能专心致志地投入科研中,效率倍增。”

身兼数职,呕心沥血奉献美好青春

1982年,入职初,刘隽亭第一次做班主任,一次次宿舍走访、班会开启了其十年的班主任生涯。他在接到商管822班的档案时,第一件事就是熟悉班里学生的长相与姓名。报道当天,来自五湖四海的学生齐聚一堂,他能轻而易举地叫出学生的名字,这让同学们倍感亲切。学生的音容笑貌一记就是三十年,2016年,他受邀参加班级聚会,像开学第一天一样一一说出全班46人名字和来源地时,在场所有学生沉浸在惊讶与感动中。而最让他得意的班级是税收931班,34名同学中31名通过英语四级考试,通过率为91.7%,为全系第一,连续两年被评为学院先进班集体。

刘隽亭还兼任统计教研室主任7年,会计系主持工作副主任、主任4年,经济系总支书记2年,经济学院主管科研和研究生副院长4年,除上课雷打不动外,坚持坐班。1992年起,他陆续带团队申报税收专业,金融专业,开拓学科新领域。2001年申报经济学院首个产业经济学硕士点,是硕士点创始人3人之一,并成为财政金融政策方向研究生导师。作为内贸部会计系列高级职称评审专家、天津市财政学会理事、税收学会理事、金融学会理事、国家社科基金通讯评审专家,他都代表学校发声客观公正,尽职尽责。

教师,主任,书记,理事……多重身份下,长期超负荷运转,身体极度透支,他于2003暑期患肝硬化住院,开学后未听医生劝阻,边住院输液治疗,边回校给学生授课,后严重腹水,坚持到第7周才把课转给新来的老师。“只顾埋头工作,不虑身体后果,为2006年的肝移植埋下祸根”他回忆道。刘隽亭用一生心血践行着“文革后首批毕业的77级大学生”这一称号,始终谨记座右铭“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立者也”。

如今他住在天商南院教师公寓里,开始练太极,学唱歌,重新找寻爱好。像刘隽亭一样,为建设天津商业大学奋斗拼搏过青春的退休教师有一大批人,他们不为名利,坚守在教学一线,心无旁骛,辛勤耕耘。“校荣我荣,愿天商愈加辉煌。”这是采访刘隽亭过程的最后一句话,大概也是那个年代曾经默默付出的全体天商教师的心声。(校报记者 马葆菁)